历史沿革
流行病学与卫生统计学学科是预防医学的基础学科和骨干学科,在公共卫生和预防医学领域占据主导地位。随着循证医学的兴起,在目前大数据时代以及精准医学背景和理念推动下,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也成为临床医学领域广泛应用的基础学科。该学科对防制疾病、促进健康、卫生服务和卫生政策评价等方面做出了重大贡献。
流行病学教研室始建于1960年,1999年和2005年由流行病学教研室、卫生微生物学教研室及卫生统计学教研室合并而成为流行病学与卫生统计学教研室。1984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1993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硕士学位授予权学科。2003年获学校自主设置二级学科医学基因组学博士学位授权点,2004年开始招收博士研究生。2006年吉林省教委批准建立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重点学科。2010年成立吉林省分子遗传流行病学重点实验室。同年申请获得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012年开始招收首批流行病学与卫生统计学专业博士研究生。2013年“流行病学”课程被评为吉林省省级精品课程。做为主要参与教学的“预防医学”也被评为吉林省省级精品课程。
师资队伍
本学科目前拥有一支教学经验丰富、学术造诣较深、梯队合理、教学特色鲜明的教师队伍,主要从事流行病学与卫生统计学教学与科研工作。现有专职教师17人,其中教授8人,副教授6人,讲师2人,高级实验师1人,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14人(2人为海外博士),海外引进人才2人,多数教师具有海外留学经历。目前博士生导师6人,硕士生导师14人,形成了一支以高素质专职教师为主,专、兼职教师相结合的师资队伍。
人才培养
坚持以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现场和实验室相结合,坚持改革创新、育人为本、学术为魂、注重内涵、突出优势的理念和原则,以国家教育、人才培养、科技发展规划等有关要求为依据,实现本学科跨越式发展。目前学科点设立分子流行病学、慢性病流行病学、临床流行病学、传染病流行病学、医学统计学方法与应用、恶性肿瘤流行病学、精神卫生流行病学和肿瘤生物信息学等专业方向,已毕业博士7人,在读博士7人;毕业硕士400余名,在读110余名,博士后出站3人,在站1人,已有 5人获吉林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或优秀硕士学位论文。
科学研究
开展学科交叉、融合,进一步凝练与拓展研究方向。在现有的分子流行病学、慢性病流行病学、医学现场研究中统计学应用、肿瘤流行病学、传染病流行病学、临床流行病学及生物信息学等研究方向基础上,以国家十三五重点计划为契机,积极申请各级各类科研课题,广泛开展国内外科研合作。近5年,主持与参加国家973计划、科技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加、中荷、中韩、中瑞(瑞典)国际合作等各类项目50余项,到位科研经费1600余万元;发表学术论文230余篇,其中SCI收录论文90余篇(一、二区论文10余篇),参编出版教材15部, 获各类优秀科研成果奖和教学成果奖多项。